双创教育让学生找到自己
近日,“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在古都西安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的校长及代表们齐聚一堂。他们共同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成就未来一代青年梦想”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共识,其成果显著,态势良好。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论坛开幕式上明确表示,我国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与三年前相比,我国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人数和创业率已经翻番。
全国高校已开设超过2300门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会、创业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超过1万个。更令人欣喜的是,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超过2.6万名教师致力于此道。教育部还特地建立了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那么,高校该如何通过教育传递给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呢?澳门大学校长赵伟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明白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香港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陈子政则鼓励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具备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克欣强调,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平衡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非仅仅赚钱或开设公司。
为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特质,四川大学采取了“小班化、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新校区,川大还建立了专门的“爱创街”,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创立了“两张成绩单”制度,一张记录课堂内的学习情况,另一张则用于记录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及课外活动情况,以此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创新创业。
这张特殊的成绩单引起了企业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这个平台,学生的创意和想法得以实践,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 孙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