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白发复仇男神伍子胥:创下辉煌战绩
在东皋公府上度过的七天,是一段漫长而辗转难眠的时光。那复仇男神仿佛开启了白发魔男模式,如同伍子胥般狂舞于山林之中。他拔剑高歌,震撼长空,终于成功越狱,踏上复仇之路,仿佛基督山伯爵重生。
抵达吴国后,这位复仇男神立即被星探发掘,迅速引荐给了吴王僚。他的帅气外貌和出色的演讲才能令吴王僚大为欣赏。得知他对楚国君臣的深仇大恨,吴王僚毫不犹豫地答应兴师伐楚,为子胥报仇。在冷静下来后,吴王僚也开始心生恐惧。伍子胥耐心等待着,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终将到来。他坚信,即使现在无法达成复仇的目标,也终有一天会实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他逃出楚国,已近十年,再等个十年又何妨!
目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吴国强大。因为只有吴国强大,才能更好地帮他实现复仇梦想,让楚国人知道得罪伍子胥是他们犯下的最大错误。而要强国,关键在于百姓安居乐业。他着手加快吴国的城市化进程,因地制宜,兴建城邑、粮仓和兵库。如此,吴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灭楚之业便指日可待。
决策果断的伍子胥立即着手实施计划。他派地质专家和气象学家考察地形、水质和气候,决定在姑苏山(今苏州市木犊镇灵岩山)东北三十里处兴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又称“吴大城”、“姑苏城”),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苏州古城区。这座被誉为“全国第一古城”的城市宛如一轮明月照耀在我国东南沿海,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恰逢其时的是跨越时代的握手。伍子胥请来的孙武子无愧于“兵家第一人”的称号。他不仅以“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取代了传统的战争形式,而且使步兵成为战争的主角。到了战国时代,不合时宜的战车部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基础军事建设的初见成效,复仇男神开始发力。
吴国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秘密行动,在淮汭舍舟上岸,并以精锐士卒组成“海豹突击队”,身穿轻甲、手执短剑迅速穿越楚国北部险隘。伍子胥倾尽全力,带着复仇的使命一路打到郢都。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就是挖出仇人的尸体鞭尸泄恨。在古代,鞭刑是上级对下级、主人对奴仆的惩罚方式,伍子胥选择这种方式对待楚平王的尸体是对楚国最大的侮辱。
接下来的十年是相对平静的十年(公元前505-496年)。在这十年间,吴国在伍子胥的努力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吴王阖闾的人生之路达到了顶峰。然而有句老话说的好,“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当一个人达到顶峰时也是他最危险的时候。吴王阖闾志得意满后却因一时的骄傲轻敌而丧命。伍子胥,春秋历史上的独特人物,堪称“善恶交集体”、“黑色英雄”。这一次,他抱持的是国仇家恨,白发魔男的复仇模式再次启动。
勾践未曾预料,他的三万水军在伍子胥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接下来的故事,传颂千古。
这位复仇男神的离去,是在满怀疑虑和猜忌的氛围中。他留下了深刻的预言:“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人们传说,伍子胥的复仇之魂永不消散。他就算是死后,灵魂仍继续复仇。他埋身的钱塘江,那巨浪滔天,正是他无尽的怨气与仇恨的写照。他令夫差在无尽的悔恨中度过余生。
故事继续,伍子胥离世后,吴国的支柱逐渐崩塌。不久,越王勾践率领军队攻灭吴国,夫差在深深的悔恨中选择伏剑自杀,这成为他一生中唯一的壮烈之举。
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春秋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情感的角色。他的复仇、他的决绝、他的忠诚,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故事激励了后人,成为永恒的话题。
他的死,并没有结束他的传奇。他的灵魂仿佛仍在继续复仇,他的怨气与仇恨仿佛仍在激荡。钱塘江的巨浪,仿佛是他的灵魂在咆哮,他的复仇之路永无止境。夫差的悔恨与自杀,仿佛是伍子胥复仇之路的终点,也是他对吴国忠诚的终结。这个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