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中的微塑料帮助超级细菌“分享危险基因”
在遥远的北极降雪到南极海冰,乃至深海海沟底部和珠穆朗玛峰之巅,微塑料的污染足迹遍布全球。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不仅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它们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的未知威胁。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微塑料所带来的另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抗生素抗性超级细菌的出现。
随着微塑料不断进入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它们成为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载体。这些微塑料为细菌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并交换耐药基因,从而催生出抗生素抗性超级细菌。这一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发现,微塑料拥有较大的表面积,使得细菌能够轻易地依附其上。当这些细菌依附在微塑料上时,它们能够形成粘性生物膜,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分享赋予耐药性的基因。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在新泽西州的三个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在引入微塑料的样本中,细菌的数量以及赋予抗生素抗性的特定基因浓度,远高于沙子样本。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样本中添加额外的抗生素,这些耐药基因的数量更是提升了数倍。
这项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微塑料似乎能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自然吸收这些抗性基因。而抗生素的存在虽然起到了显著的倍增效应,但它们并非必要条件。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微塑料周围的生物膜有助于它们更容易被生物组织吸收。而现在看来,这些微塑料所携带的超级细菌已经成为一个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的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效力,这可能会把我们带回抗生素发现之前的时代,那时基本的感染都可能致命。
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他们正计划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这些携带超级细菌的微塑料是否正在进入环境中。他们打算将这些微塑料暴露在紫外线和氯等废水处理过程中,以观察生物膜的保护能力。他们也指出我们需要想出新的方法,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微塑料。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微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污染问题,更是潜在的公共卫生危机。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Letters》杂志上。对于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