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退位后,武三思等武家人是什么结局?
武氏家族的命运轨迹:从权谋到失势的历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家族的故事令人津津乐道。今天,迷奇闻网的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武氏家族的世界,他们退位前后的命运轨迹。
武则天,这位传奇的女皇,在67岁高龄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她对于家族的态度极为微妙,尽管她对娘家和李唐家族的人都有所不待见,但对于两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她还是给予了不错的待遇,甚至封了王爵。这两位堂兄弟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怀揣着继位武则天的梦想,甚至向武则天直言“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武则天曾为此犹豫过,但在大臣们的坚定立场下,两兄弟的天真想法并未得逞。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和复辟,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事实上,武承嗣先于武则天离世,他在魏王的位置上离世,其后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王位。而武三思则因为遇到对母亲家尚有感情的好皇帝李显,得以继续活跃在权力中心。
李显复辟后,群臣要求废除武氏家族的一切爵位。李显只是将他们降爵,王爵降为郡王,郡王降为公爵。特别地,他对武三思这位表哥颇为信任,武三思在朝中依旧权势滔天。他甚至贬斥了李显复辟的功臣敬晖等人,提拔自己的亲信,其身份地位几乎与武则天在位时不相上下。
当时的太子李重俊对武三思的飞扬跋扈非常不满。而安乐公主,从小欺负太子,在嫁给武三思次子武崇训后更是嚣张。这导致李重俊感到危险,最终发起兵变,杀死了武三思父子。但令人唏嘘的是,李显在儿子死后并未有过多表现,而在武三思父子死后却罢朝五日,追封他们为王。安乐公主更是拿着弟弟的头颅去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训。
之后,安乐公主又改嫁给了武承嗣的小儿子武延秀,她的野心昭然若揭,甚至表现出与其奶奶武则天一样的称帝欲望。她要求李显封她为“皇太女”,尽管李显没有同意但并没有怪罪。在整个李显的时代,武氏家族都活得十分滋润。
最终李唐王朝在灭掉叛乱后结束了百年来经常发生的长安兵变和女性欲篡权的事情。武三思等人最终被定为谋逆,武氏家族从此失去了在李唐王朝的地位。这标志着武氏家族从权谋到失势的历程的终结。
武氏家族的命运轨迹充满了曲折与戏剧性。从权倾朝野到失势落魄,他们的经历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而这一切的背后,也反映了权力的争夺与女性的命运在古代社会中的复杂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