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几句话就收服了起义军,他说了什么?
话说张纲,一个令人钦佩的历史人物,他的故事令人着迷。在永和年间,广陵地区的农民在张婴的带领下起义反抗,朝廷多年无法平息这场动乱。大将军因张纲曾经上书弹劾自己,心生怨恨,故意推荐他去广陵担任太守,意图借张婴之手泄私仇。
张纲毫无畏惧,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与其他前任太守不同,他没有要求朝廷增派兵马,而是选择单车简从,不劳烦朝廷一兵一卒。那些士大夫官员认为张纲的做法轻率冒险,甚至可以说是糊涂送死。
张纲却十分清醒。他深知广陵的官民矛盾已经激化,但他通过深入了解情况,已经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他并非逞匹夫之勇,而是带着十几名吏员士卒,直接来到张婴的营垒门前,请求拜见首领张婴。
初时,张婴非常惊慌,紧闭营垒不敢出来。但当他打探到张纲并没有埋伏兵马时,才走出营垒拜见。会谈开始,张纲请张婴坐上座,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表达深深的慰问。然后,他坦诚地告诉张婴:“过去历任郡太守的贪婪残暴,才使得你们心怀愤怒,聚众起兵。我知道你们实在是不得已。”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张纲对“张婴叛乱”的社会原因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知道张婴的队伍是由受官府压迫的贫苦农民组成的,他们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的。为了找到让对方放弃抵抗并找到一条活路的方法,张纲诚恳地告诉张婴:贪官有罪,朝廷有责,但抵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天子调集大军云集广陵,不但你们自身难保,还会贻害子孙。他提议放你们一条生路,让你们有田可种,有家可归。
这些农民原本就是受到官府的侵扰无法生活才聚集在一起的。听了张纲的一席话,张婴感动得流泪,他说:“今日能听到您这位开明太守的话,真是我们再生的良机……”他们担心放下武器后会受到伤害。
为了消除他们的忧虑,张纲对着天地日月发誓,决不加害义军。他的诚挚之心深深打动了张婴,于是张婴在次日率部归降。张纲信守承诺,确保张婴的部众没有一人受到伤害。长期颠沛流离的造反农民得以重返家园,当地恢复了安定祥和的局面。
张纲之所以能轻松化解起义,并非依靠压制和严堵,而是说服、疏导和安抚。他脚踏实地地亲临第一线,真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心实意地为百姓排忧解难。他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创造了化解矛盾的奇迹。这一故事令人深感敬佩和钦佩。